簡易澄清技術(shù)
可以在短時間內(nèi)去除水中砂粒等大顆粒有機(jī)物質(zhì)。適用于較清潔地表水,不需聚合氯化鋁等藥劑。
取水后將原水放置在較高圓柱形容器內(nèi),較粗大的顆粒物可在10分鐘內(nèi)沉淀去除。取上層清液煮沸飲用。當(dāng)水中顆粒物小于10um時,短時間內(nèi)不能下沉。
簡易滲透方法
去除水中懸浮物等物質(zhì)。適用于較渾濁地表水,不需藥劑。
在離水源3~5米處向下挖1個大約50~80厘米深、直徑約1米的坑,讓水從砂、石、土的縫隙中自然滲出,然后將已滲出的水取出,放入盒或壺等存水容器中。注意不要攪起坑底的泥砂,要保持水的清潔干凈。
簡易砂濾技術(shù)
利用細(xì)砂過濾去除水中懸浮物,保障飲用水安全,可供給村鎮(zhèn)集中人口使用,適用于各類水質(zhì),不需藥劑。
先建造砂濾池,用磚和水泥砌成方形或長方形水池,可按每平方米濾池每晝夜產(chǎn)水3000升計算(約可供100—200人飲用),以實際用水人口計算砂濾池面積。池底部鋪設(shè)水管,在管上鉆若干小孔,外包棕皮或編織布,此管可將過濾水導(dǎo)出。池下部填入墊層,墊層為粒徑1—16毫米的豆石、碎石或卵石,較小的放在上層。最下層放粒徑8~16毫米的石子,厚100毫米,其上放粒徑4~8毫米的石子,厚100毫米,再放上粒徑2~4毫米的石子,厚100毫米,最上放粒徑1~2毫米的小石子,厚50毫米。墊層總厚度為350毫米。